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武汉光谷抢占制高点
2007-04-29“八七会议”赋予武汉这样一种精神: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奋不顾身冲到潮头。
20世纪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国际光电子领域打响。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武汉的科学家们坐不住了。2000年3月,一份“在武汉建立中国光谷”的建议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举全省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湖北省政府作出选择。历史再一次选择了武汉。
钟灵毓秀的东湖之滨,聚集着18所高等院校以及中科院武汉分院等56个科研院所、49名两院院士,4万名博士、硕士研究生,50万名在校大学生。这里集聚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光电子研发力量。
敢为天下先是武汉人的性格。大规模的建设开始了。4年来,武汉市共投入100多亿元用于光谷基本设施和产业投资建设,新启动实施了近200个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项目,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863计划项目就有80多项。这些项目绝大部分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实力。
光谷创业街是全国首家创业人社区。20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内,400家企业共一条街、1万名创业者同一个家。扩建后的留学生创业园共吸纳560多位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240多家。2004年,总投资4.5亿元的国家光电实验室正式启用;p4实验室、ic设计中心、武大软件学院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国家队”就要在国际舞台展现实力。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激光公司后,借助澳大利亚企业的市场资源,产品直销欧美市场;武汉邮科院到美国建立美光公司,实现了产品在美国本土销售。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中英科技园,为光谷企业在欧洲发展提供了平台。
我国光纤光缆的龙头老大———武汉长飞光纤光缆公司,不断自主开发创新,开始向世界光纤王牌荷兰飞利浦返销技术。武汉邮科院研发的ip网络接入设备的x·85、x·86、x·87标准,相继被国际电信联盟批准为国际标准,不仅开拓了数百亿美元的市场,而且在世界电信史上第一次有了中国标准。
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武钢旗下的自动公司、计控公司、电讯公司实施重组,成立武钢信息产业集团公司,直接参与信息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公司不仅为武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数亿元,而且大大提高武钢的综合竞争能力。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光谷的服务和品牌吸引众多企业和创业者前来创业。到目前,已有6000多户企业落户光谷,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6家,过10亿元的5家,上市公司14家。跨国公司纷纷前来光谷投资兴业,藤仓、nec、通用电器、英特尔、ibm、西门子……已是光谷的“淘金者”。
2003年,光谷实现科工贸收入48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今年上半年再传佳音:科工贸收入、财政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2%。
庄严的使命催促着光谷,像革命战争时期一样勇挑重担,自我加压,为民族经济振兴拼杀在高科技前沿。
新闻链接:
- 上一篇:《湖北日报》华工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2007-04-29
- 下一篇: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东湖高新区“1 5 6”行动计划 推进创新创业201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