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示范企业……华工科技核心业务抢占风口提升竞争力
2021-09-08日前,工信部公示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二批第一年),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图像位列其中。除华工图像外,子公司华工法利莱(华工激光智能装备事业群)于2020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华工激光、华工高理先后获得湖北省级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称号。
『专与特』
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要经得起高倍显微镜的考验
拿起一本护照,将图案旋转90度,在一定视角下观察,主图案呈绿色,背景呈红色,形成特殊的双色光变效果,这是利用高频光栅结构成像技术与专业的生产工艺结合生成的高级感视觉效果。肉眼易识别,且不可复制,具有极强的防伪性能,采用该技术,护照可耐刮擦至少400次,你还能在出生证明、外交部签证、金融机构代码证等国家机关票证上找到该技术的应用。
国内90%的酒瓶包装使用的均是普通的水转印材料,整体视觉单一,且极易被仿制,将全息技术与水转印技术巧妙融合,在视觉上更加美观,效果不易被复制,耐刮擦、耐腐蚀、耐高温,能保证全息效果在170°以上高温烘烤的情况下不会失真和爆裂。该技术为华工图像独家首创,全息效果不仅能应用于纸张等平面材料,更能在玻璃和陶瓷类制品上呈现。目前,已在茅台、五粮液、天之蓝、口子窖等酒瓶上批量应用。
上世纪80年代,华工图像率先将激光全息技术应用于防伪领域,2002年研制的高精度定位烫印膜带填补了国内空白。从定位烫技术打天下,到plus、全息二维码、无缝大版微缩、猫眼透镜、全息水转印等一批独创技术与产品,公司通过不断创新,打下了抢占高端防伪市场高地的攻坚战。
立足专业化与特色化,紧贴消费市场转型与升级,华工图像深耕行业近三十年,不断提升产品的“含金量”、“含新量”,拓展业务边界。今年上半年成立业内唯一一家具备膜片自制能力的企业——上海华工艾马尔新材料有限公司,进军模内注塑新材料领域。将激光全息技术、工艺与膜内注塑(imd)技术结合,推出imr(模内转印技术)膜带,防伪包装材料应用从传统烟草领域向家电、3c、汽车领域扩展。在手机外壳、家电产品外观件、汽车内饰上实现“多彩”、“纹理”、“色彩图案立体感”等效果,产品一次成型,外观清晰度高、立体感好、表面耐划伤,同时具备节能环保优势,被喻为一种“塑料革命”。目前,塑料装饰膜全球规模约 11.5亿美元,imr(模内转印技术)膜带占 40%。
『精与新』
每一秒节奏与律动都是对技术不断精进的追求
8秒,一块5.5英寸的手机屏可以完成一体成型切割;
40秒,一件汽车b柱在火花四射中完成切割;
43秒,一台白车身能完成顶盖自动化焊接;
60秒,一个3米汽车电池托盘完成了激光焊接;
10分钟,一根长6米、直径60毫米的管材,借助激光清洗便可洁净如初……
对于被称为“最准的尺、最快的刀、最亮的光”的激光技术来说,精益求精是其始终不变的前进方向。华工激光致力于激光加工技术与工艺的升级迭代,不断上演着速度与激情的追逐,精度与厚度的极限挑战。
从早期的灯泵打标机、横流co2热处理系统到现在超60类200多个品种的激光焊接、切割、标记、清洗高端装备与产线,华工激光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依托高端装备国产化路线,直面行业痛点,为全球市场注入澎湃动力。
“只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华工激光的创新历程便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激光制造的核心部件——激光器、切割头、焊接头、数控系统,曾经常年依赖国外进口,企业不得不将大部分成本用于购买海外激光器,导致我国激光产业发展深受钳制。华工激光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突破“卡脖子”技术,通过招才引智,钻研核心技术,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2008年率先实现从低功率到高功率激光器的产业化;2010年研制国内首台工业级紫外激光器,为高端激光装备配上“中国芯”。
此后,在纳秒、皮秒、飞秒等高端激光器领域,华工激光逐一获突破。不仅如此,数控系统、切割头、传输系统、运行控制软件、运动控制平台、伺服控制器均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激光设备的国产率已达90%以上,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用上了“中国制造”,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隐与显』
每一声“yyds”背后都有隐形力量的坚定守护
你能感受到的,是智能手机全面屏、玻璃背板、超清摄像头等新技术带来的极致酷炫体验,却未必能想到在它的生产全过程中,少不了一束束激光的“精”、“细”、“快”;你可能惊叹并骄傲于“大国重器”上天入海时的壮观,却未必知道背后有激光切割、焊接技术的加持……大到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小到消费电子、动力电池、pcb(印制电路板)、mini-led等精密加工,激光技术的应用从日常衣食住行到工业各环节无处不在,其制造能力、加工效率和精度还远高于传统技术,能快速带动制造业水平提升。
炎热夏日,远程遥控家中空调,打开家门便是惬意的清凉;燃气灶到底关没关?防干烧技术治愈“强迫症”;零下40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新能源汽车能在10秒内快速响应供暖,同时保证电池续航能力不“打折”……你深深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贴心,却未必了解,多功能传感器与控制模块对温度、光、湿度、压力的敏锐感知。
在你看不见的背后是对创新的不懈探索,对客户价值的恪守,对市场和产品先人一步的战略布局。早在2010年,华工科技就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空调用温度传感器研发制造基地。随着温度传感器产品在家电市场饱和度的日益增高,新的出路在何方?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公司树立忧患意识,把握“碳中和”、“智能控制”等产品发展趋势,主动出击,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和高温类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加快温度传感器从家电领域向汽车领域的转型,突破智能家居高温厨电市场,实现智能控温与安全防护双提升;布局智能电网、光伏电力、工业控制等新客户、新领域,迎接新挑战。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是决定整车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在国内新能源汽车“星星之火,还未燎原”之际,早在2011年,华工高理即看准先机,率先进入,凭借近三十年的ptc芯片技术积累,从传统的家电加热产品转向新能源汽车加热领域。2017年,在第一代风加热器的基础上,公司又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世界领先的pwm智能控制系统和水加热器,能同时支持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空调加热与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而如今,华工高理ptc加热器在耐高电压、功率密度和表面温度控制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可将新能源电池电压平台加热器由350v提高至800v,更好地保障电池续航能力。
成为国内行业的标杆,也得到国际巨头的认可。目前,每天约有350万支/套温度传感器、汽车传感器、ptc加热器从华工科技孝感电子产业园出发,发往全球。国内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就有6台ptc加热器出自华工高理,服务客户覆盖国内外主要车企、造车新势力,今年上半年,华工高理销售业绩同比增长72%,海外业务增长103.1%。
精准决策,步步为赢。顺应发展大势,踩准行业节点,追赶时代潮头,即使“隐形”也要步履铿锵!
- 上一篇:国务委员王勇赴华工科技调研2021-09-27
- 下一篇:李培根院士莅临华工科技讲授“企业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2021-08-25